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人文菏泽  > 正文

黄安:国道穿过的村庄
●菏泽地名前世今生●

作者: 魏建国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2-17 10:03

黄安是鲁西南历史重镇,距郓城县城30千米,220国道穿村而过。位于郓城、鄄城、巨野、牡丹区四县区交界处,北靠郓城县陈坡乡,南与牡丹区胡集镇相依,西与鄄城县闫石镇接壤,东与郓城县武安镇、唐庙镇相连。

黄安镇政府坐落在黄安村东,往西1千米进入鄄城县境内,东南9千米是巨野地,往南2千米进入牡丹区境内。220国道、327省道在该村十字交会。

黄安西周时属于郕国,汉代属成阳县,晋代改为城阳县。属于齐国时城阳县被废除,齐武帝永明元年(公元483年)改为西平镇。明朝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有位皇姑路过此地,在白玉奶奶庙休息一晚,后改为皇姑庵,并以此作为村名。民国初年(1915年)改为黄庵,1958年改为黄安。

清朝末年属郓城县纸西里,1928年属郓城县重华乡,1940年属郓南县三区,1942年属郓鄄巨菏办事处,1942年属临泽县,1944年属郓巨县六区,1958年属黄安乡,同年秋建黄安大队,1958年9月属黄安公社。1978年按方位分为黄南、黄北两个大队,1983年撤社建乡,属黄安乡。1990年改为黄南、黄北两个村民委员会,1994年12月撤乡改镇,属黄安镇。

据传,秦朝末年,“吃货”刘邦吃腻了沛县的狗肉,听说郓城县黄安的驴肉美味天下,便慕名携妻女来黄安(当时还不叫黄安)寻享美食。当时刘邦已经是反叛嫌疑人,官兵获得刘邦消息,将黄安团团围住,逐一盘查,搜捕刘邦。刘邦眼看就要落入官兵手里,急中生智,一家3人躲进黄安尼姑庵内,把幼女托付给庵中师太,夫妻俩则削掉头发,穿上尼姑衣服,蒙混过关,躲过一劫。

刘邦登基建立大汉王朝后,接走了他的女儿,并赐该尼姑庵为“皇姑庵”,该村也随之被称为了“皇庵”。历经千载,岁月更迭,不知何时何故,该村被叫成了“黄安”。所以就有了如今的“黄安村”。

黄安有尊师重教的传统。在黄安镇中心小学内,有一块石碑,上刻“重华书院”,该碑是李经野于1926年所题。

李经野(1855~1943年),字莘夫,号曹南钝士,山东曹县砖庙镇李经野村人,清光绪九年进士,次年被任命为户部主事。后历任户部贵州司员外郎、福建司郎中兼财政处提调内仓监督等。光绪三十三年,当时国家内忧外患,民不聊生。李经野悲愤于国势积弱,主张施行西洋政体,施行宪政,遭到当权者打压。袁世凯等人乘机发难,罗织罪名参奏李经野,随后被贬为廉州知府(广东省)。李经野一生清正廉洁,秉公直言、不畏权贵、护国恤民,深受百姓爱戴和敬重。

史料记载,“重华书院”创办于明朝万历年间,是菏泽历史上规模最大、存世最久的著名书院之一,在山东乃至全国的书院发展史上享有盛誉,是当年“省立六中”即现在的菏泽一中“前身”的“前身”。

1929年春,为避战乱,“重华书院”迁入郓城县黄安。山东省著名教育家王鸿一亲自执教,“国学大师”梁漱溟先生辞去北京大学教授一职,亲自授课,为黄安和郓城及周边县区培养了大批仁人志士和进步青年。

黄安吴家驴肉名满天下。黄安吴家驴肉的制作始于明朝洪武年间,世代相传,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“天上龙肉,地上驴肉”是人们对驴肉的最高褒扬。黄安吴家驴肉以肉质鲜美、醇香浓郁、油而不腻、风味独特而久负盛名。现在,在黄安的肉铺酒店有20多家,更多的黄安吴家驴肉走出了国门,走上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餐桌。

黄安交通方便,京九铁路贯穿南北,220国道穿过大街2000米,鄄巨公路横穿东西,境内有李黄公路直通黄河。1991年开通了10条大街,长达20多千米,沿街有高楼200余座。

黄安有1575 户、4925 人,2360亩耕地,木材加工企业100多家,驴肉加工销售网点60多个。

现在的黄安白天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,车辆穿梭,一派繁忙景象;晚上灯火通明,机器隆隆,真正成为“不夜城”。

魏建国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